|

学生实践

天地心命人——浙江省民间外交调研小分队采访中美友谊纪念馆馆长潘杰先生

  • 时间:2014-07-27
  • 来源:
  • 作者:

为深入了解民间外交历史沿革,今年7月,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浙江省民间外交的现状调查与未来展望”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民间外交探索之旅”。近日,实践小分队采访了传扬中美友谊的民间使者、中美友谊纪念馆馆长潘杰先生。

故园新见

或许所有相遇都是基于不经意的留意,就如潘杰老人和中美友谊纪念馆,又如我们和潘老。在提前致电潘老先生征得同意后,我们如约来到潘老先生的家——德雅花园。小区虽叫花园,可与我们的预期相差颇远,入目可见的是上个世纪八、九时年代的街景,陈旧斑驳的外墙、昏暗狭窄的楼梯,一切平凡而沧桑。走进旧舍,应门的正是潘老先生,他的妻子范祝华女士有事外出。屋子空间狭小而逼仄,装修简单而陈旧,墙上不少的漆都剥落了“这还是我80年代买的房,买来到现在,再未进行过装修”,老先生顺着我们的目光望向墙上的几处斑驳,而这间质朴的老房子正是他平凡岁月不凡贡献的无声见证者。进门第一眼,就是沙发边上潘杰老先生亲自题写的“世界和平超级智,中美友好破冰人”对联;屋子正中,是“翰墨生香”四字墨宝,书写得隽永飘逸,右侧挂着中美友谊纪念馆的大幅展览图册,一切细节将潘老先生的文人风骨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展现了老先生夫妇16年来孜孜不倦追逐的梦想和信念。房间右侧挂的匾额上书“难得糊涂”,老先生的不少朋友也都笑骂他在做糊涂事,“他们都劝我放弃,一把年纪何必这么累呢?但是我说这是我要坚持的,纪念馆会在夹缝中生存下去。”都说人生难得糊涂,潘老先生的难得糊涂起源于前妻的一句话,但他却一直追求了16年,并将一直坚持下去。老先生翻开了他著的书《草根架彩虹》,目光深远,回忆起他所经历的一切。

翻越叠嶂

“中美友谊纪念馆从1998年筹备开始至今已有16年了。走过了16年的历程,中美友谊纪念馆获得了社会的认可,改变了一部分国民对美国的看法,为推动中美友谊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但在辉煌背后,必有巨大的坎坷。那您记得在这个过程中您遇到了哪些困难?”回想起当年创馆时的艰难,潘老轻轻地叹了口气:“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虽然国家那时已经历了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但国民对国外的了解还是不够全面。时值我儿从美归国,探望病危的母亲,我们才有对美国零星的印象。后来在我研究展览史的过程中也是在探索国外的过程中,我与夫人决定创办中美友谊纪念馆。浙江省文物局关于筹建的审批是很快就下来了,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就不是那么顺利了。”老先生顿了顿:“到了2003年,纪念馆已经创立5年了,我们打算为基辛格博士的80华诞筹办庆典并邀请省外办和省友协的干部来参加,但是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正式登记,根本没有正式的公章,无法给嘉宾发请柬。于是我们开始着手纪念馆登记的各种手续。我们先是写了申请报告给省文化厅,但以纪念馆馆址太小为由,没有被批准。我们又再给市文化厅提交申请报告,但却被告知筹备时是省里批准转正时还是要由省文化厅批准。无奈之下,我们又重新去到省里审批,又被打回。省里市里来来回回好几趟,事情却依旧没办成。没办法,我又只好向省领导写信,但还是石沉大海。眼看基辛格博士的诞辰就要到了,我们真是很着急。”潘老回忆起那时的勇气,也不禁有些失笑:“最后,我们心一硬,直接给江泽民主席写了信,希望能够获得中央的批准。没想到过了一个月,主席批准了我们的请求,我们的纪念馆最终得以转正并由省文化厅主管。”

环视潘老先生家四周简朴的摆设,潘老先生个人对纪念馆巨大的资金投入可想而知。 “纪念馆创办以来,一直都是我们夫妻在不断地投入。两人的退休工资除了平常吃饭的钱之外,全部都投入到了纪念馆里。虽然也偶尔有企业个人为我们捐款,但是也都是绵薄之力。前几年,为了让我们的博物馆有一个新的落脚之处,我夫人把留给女儿的家产也搭了进去。现在,前几年找的馆址已经不适合纪念馆的发展了,我们又开始到处为新馆址奔波,却一直没找到合适的。” 老先生停了下来,忧心让他皱紧了眉头。

中美虹彩

“钱学森先生多年前感慨中国没有‘展览学’,我是做展览的,又是学文科的,为什么我不着手开始弄这个展览学呢?”回忆起多年前钱学森先生的来信,潘老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再后来我参加了一个德国人办的培训班,更加是坚定了这个信心!”二十多年前的景象历历在目,似乎他还带着初出茅庐的稚嫩。“再后来,中美友谊加深,我就下定决心要把‘展览’和‘中美友谊’结合起来,就有了这一个馆。”

翻开潘老的著作,几乎每一本都离不开“基辛格”这个名字。中美建交这段历史,乃至改革开放后中美关系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他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两次与基辛格会面,两次都深深感受到了他对我馆的支持、对中美友谊的帮护……”的确,潘老与基辛格的个人交往进程其实也是两国人民彼此探索对方的一个缩影。从最早的“写信试试看”到后来的“登门拜访”再到之后的“邀请登馆”,这里面不仅仅包含着一个美国政治人物对一个中国市民的关心,更是一个美国年代和中国群众的联系。

中美友谊纪念馆自开馆以来,接待的民众数以万计,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社会名流的关心。当然,在政府扶植下的中美纪念馆也成为民间外交史的一个缩影。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潘杰夫妇与美国友人建立了深厚的关系,更是在中美交往起起落落中,一个国家的人民对另一个国家所饱含的深情和对国与国的未来报以的极大期待。

零见钟情

“零见钟情,

隔窗单思金蕾芳。

天道酬勤,

西湖出游锦鸳鸯!”

已逝多年的前妻,就如老人内心珍藏多年的宝贝,小心翼翼,疼爱依旧。即使脸上爬满岁月痕迹,当回忆那些青春过往的故事,潘老微微一笑,思绪万千……妻子病重,潘老悉心常伴床边,长达五年之久。每个夜晚,于病床旁打一地铺,静静而眠。这段最艰难的日子,潘老轻拂鬓旁的银发,谈起却无愁容。前妻临走时的一句话,潘老铭记于心;开办中美友谊纪念馆的念头,开始深植入心底,悄然萌芽!

“蕾芳仙逝,

上帝赐来范祝华。

琴弦叮咚,

湖上又开并蒂花!”

潘老忆,初次见到现任妻子的场景,脸上依旧洋溢笑容,略多几许珍视……

范祝华女士的出现,恰似命中注定,又如意外巧合;不忍老人孤苦终老,冥冥之中,自有天命。多少年过去,多少人过往,一分分耕耘,换来一份份收获。两位老人,相依相伴,默默付出。潘老和妻子达成一致想法,共同致力于创办中美友谊纪念馆。其间的艰难和阻碍,岂是日渐年迈的老人能够承受?由于经费拮据,万般无奈,潘老只得卖书补贴,上门求售;范祝华老人在华人家里悄悄做保姆,前后多次。两位老人已近暮年之时,创办展馆远比想象中艰难,他们坚持发挥余热,作最大的努力。现如今,中美友谊民间纪念馆,座落于杭城一处,潘老与妻子悉心呵护,全心投入。

墙上的老钟吱呀,话音渐渐弱下,潘老笑容依然。

岁月,赐予其银白满头,暮年放歌;岁月,也赋予其生命挚爱,生死相依……

尾声

访谈已进入尾声,但我们仍然沉浸在潘老先生的经历自述和创馆事业的叙述中。时长三个小时的交流,我们向潘老先生依次了解到了中美友谊纪念馆自创立以来所获得的官方团体和个人帮助、建馆初期遇到的阻力和困难、个人作用如何与官方作用相结合以及纪念馆在加强中美友好关系中起到的真正作用等宝贵信息。最后,潘老先生也向我们介绍了他个人对中美友谊的展望和对新一批从事民间外交的群众的期许。听了他的介绍,我们纷纷为这份艰难却成功的事业致以敬意。

潘杰夫妇以其热情、进取、智慧、意志、牺牲、贡献的行为方式,以他们的同心协力和锲而不舍,最终将这种一般人看来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他的创作“匹夫三部曲”等也正体现了他们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力量。

正如潘老先生所说:“为天地立命,为人民立心。”加强中美友好关系,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我们每个平凡的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我们需要实实在在地去做每一件事事,最终得到社会的承认,得到群众的承认,最重要的是得到自己的认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几百年来风雨变幻、几经浮沉,最古老的文明与最年年轻的城邦,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性格迥异的中西强者曾在历史舞台上碰撞,冲突,激荡,竞争,交流,合作。显然中美友谊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路上会遇到各种歧义。然而正是因为存在歧义,才赋予这项事业重大意义。

民间外交调研活动圆满落幕,然而我们对中美友谊民间外交的专研精神将愈加执着,也将义无反顾为之努力。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留和路299号

电  话:0571-87799024

邮  编 :310023

学院信箱:ywbgs@zisu.edu.cn

微信公众号